华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
情 况 汇 报
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发挥各类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传承中的积极作用,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推动我县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普及和传承,让青少年了解、体验我县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我县传统民间文化的兴趣,主动传承和弘扬我县优秀传统文化,赓续民族精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岳文广新发【2014】1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建立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和实践基地
在全面挖掘、整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基础上,以省级项目“华容夹叶点子”为主,以点带面,于2014年12月,选择了华容县第一职业中专、新建乡团城寺小学、东山镇砖桥中学和章华镇南街小学4所基础、资源较好的学校作为传承和实践基地。
通过发现、挖掘和培养,2015年3月17日,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新建乡团城寺小学成立了湖南省首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华容夹叶点子》少儿传承队,分少儿男子队(队员5名)和少儿女子队(队员11名),平均年龄10岁左右。2015年3月23日的《岳阳日报》头版报道。之后,中国文化、中国文明等中央、省、市网站相继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在此基础上,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逐步推进并普及其他非遗项目和其他学校。共同收集、记录、整理非遗项目的技能规范,共同组织教育教学和实践传承,切实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二、开设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关的课程
1、非遗基础知识。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我们的专业老师采取了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仔细了解了非遗专业知识。包括非遗的概念、性质、内容;我县具体的保护项目;项目的传承及保护措施等。
2、省级项目“华容夹叶点子”演奏技能。每所学校拟组建一支“华容夹叶点子”青少年演奏队,学习夹叶点子演奏技巧。传承人每月到每所学校进行半天的技能传授。
3、省级项目“华容夹叶点子”节目创作。采取了集中培训、师徒结对、传承人、专业老师共同探讨等形式,指导中小学生将“华容夹叶点子”技能渗透到相关课程中进行(例如音乐课),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灵活运用“华容夹叶点子”演奏技能,创作一批项目作品。
4、正在积极争取教体局的支持,将本地非遗项目纳入县第一职业中专专业课程或者素质拓展课程,传承传统文化和民间技艺,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储备人才。
三、加强了校园宣传
为了让青少年了解华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先民们聪明智慧的结晶,知晓家乡历史。于2015年10月14日至11月15日,联合县博物馆开展了为期一月的“文化遗产进校园”公益巡展活动,遍及全县高、中、小学校二十来所,展出二十余次,参观师生达上万人次。
四、加强了督促与管理
对确定挂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传承学校与实践基地加强了督促与管理,对成绩突出的传承学校给予了适当的奖励(赠送“华容夹叶点子”一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太积极的给予了督促。
&nb
Copyright © 2009-2011,www.hrwenhua.com,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华容县文化馆·华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Power by 建站之星|美橙互联 版权所有
在线客服